分享到:
2023年度弋阳县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情况
【字体:   

近几年来,我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教育新风、全面提升质量、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促进弋阳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创优质均衡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弋2022年3月召开“五年同步”“五城同创”动员会,创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列为全县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压实了工作责任细化了工作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小学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4所、完全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专1所,幼儿园129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7239人,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3708人。

二、县级自评情况

(一)资源配置达标情况

省定的7项资源配置评估指标,综合达标率为100%,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要求。

(二)政府保障程度达标情况

在政府保障18项评估指标中,“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学校规划布局合理、关爱留守儿童”等三项指标自评为满分,其它15项指标均达标。

(三)教育质量达标情况

在教育质量7项评估指标中,“校长依法治校,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及综合实践,减轻课业负担3项指标自评为满分,其余4项指标均达标,符合省级迎检要求。

(四)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情况

2019年建成了县级教育城域网,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所有学校建立了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均建立“名师网络课堂”;大力推进“专递课堂”建设,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五)社会认可度调查情况

2022以来,我县着力推进“党建+信箱”举措,设置全县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开通“二维码”向家长和社会问卷征求意见目前,全县教育系统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违纪违规行为,社会各界对我县教育工作满意。

主要做法和工作举措

(一)坚持“三个保障”,切实履行政府主体责任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县重点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县四套班子(指导员)挂点联系学校制度,确保组织、人员、任务、措施全面到位。通过实地调研、现场督导、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弋阳县义务教育学校三年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弋府发【2021】号、《弋阳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冲刺行动工作方案》(弋发〔2022〕8号)和《弋阳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五员”联动工作方案》(弋办字〔2022〕43号)等系列文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调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进度。创新实施“县领导担任指导员、局班子带领责任督学担任巡视员、乡镇主官担任观察员、乡镇分管教育班子成员担任监督员、学校书记、校长为联络员”的“五员联动”机制,得到国家督导局的认可,在中国教育督导公众号推出,这是2022年度唯一一篇推介县级工作做法的文章。省改革办、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全文转发。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相辅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把各类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县级公共财政预算,并建立教育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三年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分别为7.47亿元、7.85亿元、8.25亿元,教育经费投入“只增不减”,财政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持续提高。

(二)坚持“四个聚焦”,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是聚焦优化学校布局规划,不断改善办学校条件。全县重点谋划了十大教育项目,形成“568+N”教育发展格局。投入资金近50亿元,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增加教育用地面积,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努力使我县学校达到网点布局合理,办学规模适宜,配置科学规范。新建弋阳开湘中学、弋阳谢叠山中学、弋阳东兴中学、弋阳式平中学四所中学;弋阳高新小学、弋阳康伯学校两所小学;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收购弋阳私立国诚中学创办弋阳第六中学。对全县49所义务教育学校功能教室、运动场馆进行改造,78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全县共计新增学位2.2万个。

二是聚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促进学校现代化发展。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建成校园网并接入“城域网”,新建智慧校园49所,增加投入资金近2亿,全县中小学班级全部配置了大屏幕教学一体机、护眼灯,各种功能教室实现了全覆盖,“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开展智慧教育助推教师发展实践探索,建设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环境,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提升教育品质,更广更快地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聚焦强化队伍建设,培养新时代四有教师。一是实行“县管校聘”。2023年1月31日,县教体局联合县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弋阳县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办普通高中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弋教体发〔2023〕4号)。严格按照核定教职工岗位、学校择优遴选、竞聘上岗、交流轮岗分等四个步骤,统筹推进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县管校聘”工作,激发教师积极性,培养有理想信念的新时代教师。二是优化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教师队伍质量全面提升。2022年,通过“大学习、大培训、大比武”和“大学习、大整治、大提升”系列活动,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有道德情操的新时代教师。三是优化培训机制,教师梯队整体优化。以“用身边的人培训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事感动身边的人”为形式的教师专业化本土培训,许多专家、校长、教师陆续走上了培训讲台,培训教师近100000余人次,培训411500多课时,参加类竞赛获奖与荣誉达143项,其中国家级奖达17项。通过一系列培训,培养一批有扎实学识的新时代教师。 四是优化补充机制,不断壮大教师队伍。2019年以来,招聘补充1207名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其中音体美教师146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音体美教师不再存在结构性短缺,对新教师岗前进行轮训,提高新教师对教师事业的热爱之情,培养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教师。

四是聚焦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味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水平。2023年寒假期间,县教体局分两批组织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级班子、中层参加为期一周的“弋阳县教体系统迎接义教优质均衡检查暨校级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2023年春季开学后,分别组织义务教育学校书记、校长赴浙江海盐、江苏太仓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校(园)长的科学管理、实践育人能力,汲取了先进县市创建经验和做法。

一是立足县情,丰富内涵提出了“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教育新风、提升教育质量、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思想。推动学校加强对弋阳县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发掘,大力弘扬方志敏、黄开湘等革命先辈精神品质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全面构筑红色文化课程,打造一批省市“传承红色基因”示范校,努力创建全国“传承红色基因”样板县。全县各学校围绕“红色弋阳 美好教育”品牌,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弋阳腔等本土特色资源,以“红古绿特”为基调,形成了百年红、弋阳腔、年糕文化、农垦文化、凤凰文化等风格鲜明、个性突出学校文化体系。

三是活动助推,品质提升。教体局挂点班子(巡视员)每月定期到校督查,常态化开展“最美校园”评比,目前已进行了六轮。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五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启动“现代化学校评选”,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一校一品的学校文化特色。

(三)坚持“五个举措”,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全面推进五育并举。严格执行《江西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办法》(赣教基字〔2022〕45号)的规定,同时县教体局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江西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办法〉规范地方及校本等课程开设的补充说明》(弋教体研字〔2023〕2号),保证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托中小学校创新发展项目,围绕优质均衡目标,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稳步提升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合理划分学区,规范学校招生管理。今年上半年对县域内特别是城区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和人数进一步调整完善,使县域内学校学区更趋合理。加强电子学籍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转学程序的审核审批,坚决遏制学生无序流动。

三是实施伴随性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大力推行的“伴随性评价”,探索出了一条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推进全员过程育人、密切家校合作的新路径,被上饶作为典型向全市推广,同时还作为典型做法上报教育部作为试点。通过使用《新时代学生伴随性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引导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育教学,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今年4月,弋阳县被教育部评为“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县”。

四是坚持工作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推动集团化办学改革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整体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优质均衡、质量导向、创新驱动、共建共进”原则,建立教学共同体、片区交流等发展模式城区优质学校帮扶农村薄弱学校,经常性开展“名师工作室”片区教研、网络教研活动,经常性开展送教下乡、校际帮扶活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盘活集团内优质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优秀文化传承等

五是纵深推进“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双减’政策、助推高质量发展”,推动“五项管理”全面落地见效,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新路径。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教育“双减”减量不减质,建立县—片—校“三级联动机制,狠抓“五项管理“实现五育融合。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校园内涵建设有待提升。部分农村学校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还未成体系。

2.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有待加强。部分学校周边存在流动摊贩及占道经营现象。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强化创建工作合力上下功夫。加强全县创建工作调度,落实工作会商制度,推动解决突出问题,部门和乡镇切实履行职责。教育系统严格落实调度、月报、周报和督查机制,紧盯指标创新谋划工作,强化学校指导,把好指标完成关和资料建设关。

二要在学校办学和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水平。积极指导、帮助学校创建有品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本土特色资源和人文优势,促进学校“一校一品”的内涵发展

三是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学校联合街道办、城管、市管局、公安交警等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整治,维持城市管理高压态势,使学校周边环境干净、清爽、有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