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7林业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字体: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通过全县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2017年,林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弋阳成功创建并获得“江西森林城市”称号;县林业局被评为上饶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单位;晏红弟等4人被评为上饶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个人。

二、全力服务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年共完成省级审核审批的林地项目18个,使用林地面积95.971公顷,占定额指标全年8公顷的1200%,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2032万元,创历史新高。

三、全县雷竹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值12亿元,成功申报省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县,艺林公司获得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艺林牌雷竹笋获得江西名牌荣誉称号。全省竹笋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林下经济暨造林现场会和全市林下经济暨造林现场会来弋阳参观学习,分别在全省林业局长、全省竹笋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全市林下经济暨造林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四、县林业局负责筹建的弋阳县绿色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注册组建,经过国有林场资产整合,资产总规模达14亿元。

五、经过积极对接争取,2018年林业局将引进人才6名,其中,计划招收林业定向生5名,全额事业招考1名。逐步解决青黄不接的现象,为我县林业发展增添后进。

六、生态扶贫成效凸显。主要是生态公益林项目助力扶贫,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雷竹产业发展助力扶贫。

2017年发放的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937名,资金59.63万元。其中直补的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927名,补偿面积3.26万亩,补助资金56.97万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护林员10名,管护面积1.78万亩,护林员工资2.66万元。

七、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其中人工造林4216.2亩,封山育林3500亩,退化林修复6268.4亩,森林抚育54000亩。共完成了造林整地面积3000亩,其中油茶1300亩、雷竹1700亩,落实了造林苗木湿地松30万株、杉木20万株、雷竹10万株、油茶15万株、木荷10万株。同时积极做好了造林规划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八、严格执法,开展了“百日专项行动”。全年共查处行政案件43起,罚款44.7万元,行政处罚43人次,刑事拘留6人、逮捕9人、取保候审28人、移诉起诉12起,有力的保护了我县森林资源。

九、限额采伐管理。2017年全县共执行了木材蓄积量9543.9m3,出材量6502.5m3,蓄积量使用占全年限额的15.2%,出材量使用占全年计划的16%,其中非商品材蓄积量107.1m3,办理毛竹6.8万根,共办理采伐证185张。

十、森林防火平安稳定。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野外用火管理。截止当前,全县卫星热点、火灾发生率、受害率和控制率均较低。重点景区、风景区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十一、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达标。与各乡镇场签订了《2015—2017年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全年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病虫害5.5415万亩,全部采取用生物制剂进行防除,成灾率达标与无公害防治率均达标。

2018年工作计划

1努力做大做强竹笋特色产业。2018年新增雷竹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使我县雷竹种植总面积超过8万亩。继续做好毛竹低改、竹林道建设工作发挥弋阳竹产业协会作用,整合竹笋产业资源,规范全县雷竹笋包装和销售,注册统一的具有弋阳本土特色的“龟峰牌”雷竹商标,打造弋阳竹笋的金字招牌。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加工规模达2-3万吨的竹笋加工企业,建设弋阳县竹笋交易市场。

2主动做好重点项目使用林地报批工作。积极与县重点项目服务单位对接,及时做好项目使用林地的勘察设计及项目包装工作。主动向省、市林业部门沟通,争取支持

3继续做好营造林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省厅下达的营造林任务。大力做好公益林保护及天然林保护,落实好“天保”资金及公益林补贴资金发放。严肃查处违规征占用林地行为,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持续保持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

4、持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严控野外火源,强化队伍建设和责任落实,努力确保我县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安全。做好武夷山森林防火项目的实施与建设工作。

5、加大生态扶贫工作力度。巩固生态公益林项目助力扶贫项目做好天保工程扶贫工作,继续扩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群体数量。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油茶、雷竹、毛竹低改等林业产业发展助力扶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