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牢记嘱托加油干 雪域高原展新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字体:   

7.9%

  5年多来,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去年25个县(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8.8%下降到7.9%。

  628个

  集中力量建设628个边境小康村,已组织实施边境小康村公路项目181个,建设里程2534公里,越来越多的边境无电地区通了电、有了宽带网络。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塔玛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格桑卓嘎已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最近马不停蹄忙调研。“要多做调查研究,更深入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更好地带领各族群众携手奋进奔小康。”57岁的格桑卓嘎坦言,5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激励着自己奋勇前行。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发展稳定,高度关心西藏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希望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发愤图强,乘势而上,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5年多过去,总书记的嘱托已成为雪域高原各族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去年25个县(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8.8%下降到7.9%,广大农牧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雪域儿女奔向幸福新生活。

  改善交通,收获更多获得感

  从隆子县城到斗玉珞巴民族乡的路穿行在峡谷间,过去的羊肠小道如今已成为219国道的一部分,宽阔、平直的柏油路进入建设收尾阶段。

  “十几年前,去县城至少得走两天。现在从乡里到县上修通了柏油路,六成农户买了汽车,两三个小时就能跑个来回,全乡人均年收入突破1.8万元。这些变化,都要感谢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斗玉乡乡长扎西央金说。

  1981年出生的扎西央金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珞巴族。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时,扎西央金向总书记汇报了西藏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取得的可喜发展,对如何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议。

  “今年路修好后,全乡居民都能用上自来水和大电网的电,4G信号全覆盖,游客会越来越多,商店和家庭旅馆的生意一定会更好。”在斗玉村,扎西央金指着路边新建的珞巴风情房屋说。

  墨脱,被险峻的喜马拉雅山脉包围,县域内海拔落差高达7600多米,汹涌的雅鲁藏布江肆意切割山体,千百年来,这里的居民只能借助藤桥和溜索出行。“2013年我向总书记汇报了墨脱通路,如今连村里都铺上了柏油路。”墨脱县德兴乡党委副书记白玛曲珍说。1984年出生的白玛曲珍,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当时西藏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代表。她清楚记得,10岁那年第一次走出墨脱去林芝市区上学,父亲陪着她足足走了5天5夜,“现在,墨脱县边境小康村建设已全部完成,村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子。”

  路,是边疆人民走向富裕和现代化的希望。数据显示,2018年,西藏自治区投入32.5亿元,实施177个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项目建设。截至2018年底,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88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1.31万公里,新增34个乡镇及533个建制村通畅,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82.49%、47.86%。

  兴边富民,携手奋进奔小康

  西藏是国家重要的安全屏障,5年多来,西藏自然资源禀赋较好的边陲,被党的治边稳藏政策唤醒,借助脱贫攻坚的东风,日益欣欣向荣。

  西藏扎实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改善边境村庄群众生活条件。2017年起,西藏自治区开始集中力量建设628个边境小康村,目前已组织实施边境小康村公路项目181个,建设里程2534公里,越来越多的边境区域修通了柏油路、有了大电网的稳定供电、接通了宽带网络。

  “墨脱2018年正式宣告脱贫,如今与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差距不断缩小,村民享受看病全免、15年免费教育、生态岗位等优惠政策,借助亚热带气候优势,茶业、旅游业等支柱产业欣欣向荣。”白玛曲珍自豪地说,她所在德兴乡70%的村民参与到产业中。

  记者此前去德兴乡时正值采茶时节,漫山遍野的茶树丛中,门巴族妇女在采摘茶叶。“以前只能靠丈夫外出打工,现在光采茶每天就能收入200元,村集体把茶卖到县制茶厂,年底还有分红。”62岁的荷扎村妇女嘎玛拉姆告诉记者。

  记者跟随扎西央金走进她母亲小加油家中,一楼门厅开起小百货店,二楼是家庭旅馆。2014年,受益于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她家土木结构的老屋变成了砖瓦小楼。如今,斗玉村成了边境小康示范村。“光家庭旅馆就开了10家,大家开商店、跑运输、发展民族手工艺,躲家里喝酒的越来越少。”小加油边说边为客人添上酥油茶。

  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是一个只有48户人家的边陲村庄,靠发展电商网店,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村里建了太阳能电站,水井、村民活动广场、健身区和农家书屋等配套设施齐全,五六年前通了公路。现在典角村是整个阿里地区生活条件最好的村子之一。”村民旺加说。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2018年,西藏25个县(区)脱贫摘帽,2100个贫困村(居)、18万人成功脱贫。

  凝聚人心,各族群众共享幸福

  “做好西藏工作,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各级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集中精力做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说。

  “以前,塔玛村穷得很,房子破、路也烂,现在房子宽敞,柏油路通到家门口,钱包也越来越鼓,这都是共产党的恩情。”塔玛村60多岁的顿珠老人说。塔玛村2018年人均年收入达2.2万元。“如今,塔玛村除了藏族村民外,汉族、回族、门巴族的兄弟姐妹们都在这里落户安家。”格桑卓嘎说。

  2016年,西藏在全区开展“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走进阿里地区职业学校,绘画专业的学生正在进行以“讲党恩爱核心”为主题的随堂绘画竞赛,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挚感情跃然纸上。

  “珞巴族传统服饰以黑白相间颜色为主,配饰男人有短刀,女人有珠串,珞巴族有语言无文字,借助汉语拼音和藏语编写的珞巴语教材2017年开始试用……”扎西央金每句话几乎都离不开珞巴族民族文化。她说,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珞巴文化不会传承得这么好。

  近年来,西藏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讲四爱”、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举办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爱国爱教宣传“五下乡”活动,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有调查显示,2018年,西藏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以上。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5日 01 版)

(责编:袁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