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凤凰网•政能亮
李克强总理12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商业环境促进消费扩大。会议指出,改造提升步行街,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改善消费者购物休闲体验,有利于拉动消费、城市建设投资和就业,一举多得。
商业步行街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18年,全国经营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商业街超过2100条,总经营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其中,36个重点城市有步行街约600条,经营面积占全国总经营面积一半以上,所产生的社零总额也占到一半左右。
改造提升步行街,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
改造提升步行街,是在有效投资和消费需求的结合点发力,有助于发挥投资和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双作用”。改造提升步行街,将带动城市步行街及相关配套建设的有效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城市消费占到居民消费的70%以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消费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改造提升步行街,有助于打造推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撬动城市消费的新支点。
改造提升步行街,是在供需结合点上发力,有效扩大城市中高端消费需求和供给。商业步行街汇集各色市场主体,集购物、休闲、娱乐、旅游、社区活动于一体,是重要的商品和服务集聚地。改造提升步行街是在供给侧发力,打造不同的消费场景,吸引和集聚来自全球的商品、服务等资源,来满足不同群体对美好生活的空间品质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步行街也消除消费者和生产商信息不对称,促进产销衔接、供需平衡,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改造提升步行街,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辐射周边的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和步行街的发展,城市步行街加强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性,成为了城市的象征之一,也成为城市的社会活动中心地带。而作为城市商业面貌的窗口,步行街不仅仅满足于城市人群的生活需要,更是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步行街也依靠着强大的引流能力,吸引周边就业和消费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不少城市步行街不仅是所在城市的“颜值担当”,也是外地游客“打卡之地”。
正因为如此,我国对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高度重视。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均将步行街改造提升作为重要任务部署,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若干文件。商务部先后出台和公布《关于推动高品位步行街建设的通知》《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和《步行街改造提升评价指标(2019版)》等文件,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高品位步行街建设,并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
多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步行街区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品质得到显著提升、购物体验日益丰富。比如西安市已基本完成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硬件改造,整个街区风貌焕然一新,而且积极引进了国内外品牌旗舰店、首店,推动老字号、非遗技艺、当地特色品牌发展,提升消费购物体验。
在改造升级过程中,步行街营商环境也得到不断优化,管理手段和政策举措的不断创新、完善,各地在探索步行街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上做出了诸多尝试。比如:杭州市探索“双统一”审批模式,实现“最多跑一次、办事不出街”;重庆市建立“五长制”管理机制,探索街区治理和服务长效机制;南京市设立夫子庙综合执法队伍,试点“消费投诉15分钟处理”“小额争议先行赔付”制度,做到“一支队伍管全部、一专多能管到底”。
当然,城市步行街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地区的城市步行街缺乏合理规划,未充分考虑当地人气、商业消费水平、商业消费文化、商圈分布前景等因素,导致定位不清晰。还有一些地区步行街简单模仿、缺乏特色、缺乏文化内涵、人气较差等问题。还有一些地区步行街功能不全、招商质量不高,难以吸引本地消费群体,仅仅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地”、“特产集市”,而缺乏内生发展动力。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在一些城市开展试点基础上,有序合理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
按照民众期待,步行街要提升艺术品质,打造美观舒适、富有特色、便利安全的街区风貌和步行环境。引进国内外品牌旗舰店、形象店、概念店、体验店,大力发展老字号、非遗和地方特色品牌,丰富文化体验业态。依靠当地的特有的风土人情,推进商旅文联动,塑造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中国特色、地方特点的步行街;将观光与休闲结合,将现代与历史结合,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塑造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景观。
步行街还要做到明确定位:主街要突出,辅街要配套,制定总体规划和景观、交通、业态等配套规划;打造智慧街区,加快推广应用5G技术,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加强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街区周边的交通路网要完整,卫生、绿化等标准要提高,打造更加美丽舒适、富有特色的街区风貌。(陈升)
责任编辑: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