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弋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市场监管中心工作,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全面依法行政工作。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履职尽责
一是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为法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确保各股室、各分局各司其责,形成全面合力推进,保证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前学法制度,积极推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专题会议会前学法、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今年以来我局共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4次,局党组、例会会前学法13次,党政主要负责人讲法治课4次。三是积极开展政策法规、爱岗敬业、执法为民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制定2024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计划,成立培训工作小组,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职工的特点,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方式,根据培训情况适时组织考试,达到以考促训、以考促学,不断提升培训质量。组织全局具有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参加司法局线上行政执法培训,建立学习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确保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
(二)健全制度体系,提升法治水平
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对规范性文件制定进行严格程序把关,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公开制度,并在门户网上依法公开。2024年,我局共制定了《弋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弋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等9项行政执法制度清单。二是严格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我局参照《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的规定,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在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范围、幅度内给予相当的行政处罚,不得以事实和法律原则以外的因素给予偏私或者歧视。
(三)落实“三项制度”,强化依法行政
一是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人员在进行执法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送达执法文书时,做到亮证执法、文明执法、并通过文字记录、拍照、录像等方式做到执法过程全纪录,进一步增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诉讼意识,真正实现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各股室和各分局均配备了行政执法记录仪,所有行政执法全过程录音录像并妥善保存,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二是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弋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备了3名案件审核人员,明确专门人员进行审核并设置专人进行案卷管理。其中,2024年通过重大执法决定集体讨论审核的案件共有44件。三是严格落实案件公示制度。案件处罚决定作出后,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公示,并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系统中应公示尽公示。
(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市场经济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做到非禁即入,实现“单”外无“单”。今年以来,受理企业设立登记1053项,受理变更登记1184项,受理注销登记860项。二是推行“证照联办”。今年以来,我局积极作为,将企业领取营业执照的承诺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小时内,其中资料齐全的立即办,资料不全的指导办,努力做到“只跑一次”。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出台制定《弋阳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四版)》、《2024年“一业一查”联合随机抽查计划》的通知》等文件,部署开展“双随机、一公开”2024年度检查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推行“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模式,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弋阳县“双随机、一公开”本部门、跨部门检查事项占比均达100%,低风险市场主体“无事不扰”实现率100%,部门覆盖率达100%,检查结果公示100%。
(五)严守四大底线,加大安全监管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强化食品生产监管,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求。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主体120余家次,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98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7份。二是强化食品流通监管。大力开展重点食品综合整治和流通环节集中治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950余人次,检查食品流通企业2360余户次,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3250余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30份。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2024年完成监督抽检975批次,完成率达100%,合格率96.4%,组织快检4762批次,完成率为100.59%,阳性率7.23%。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电子显示屏发布抽检信息15期,依法办结不合格食品案件21起,公开销毁糕点、粉面等不合格食品80公斤。
加强药械安全监管,确保群众用药安全。一是深入推进药品巩固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零售药店150余家次,医疗机构60余家次,村级卫生室、个体诊所等80余家次,检查疾控机构2家次,接种单位40余家次。二是开展医疗器械日常监督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医疗机构60余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10余家次。三是强化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和抽检。今年以来,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452例,器械不良反应上报数量254例,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81例,已全面超额完成全年不良反应上报任务。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守质量安全底线。一是深入开展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燃气用品和消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烟花爆竹专项整治等行动。开展化肥、腻子粉、消防器材、砂石、食品相关产品专项抽检36批次。其中化肥产品29个批次,合格24个批次,合格率83%;腻子粉产品2个批次,合格2个批次,合格率100%;砂石产品4个批次,合格2个批次,合格率50%;食品相关产品1个批次,合格1个批次,合格率100%;排查烟花销售企业105家,排查问题隐患7个,整改到位7个。二是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通过“日常监管”“集中专项整治”“多部门联动协作”“明查+暗访”“回头看”检查等多种方式,持续纵深对辖区电动自行车经营门店、修理店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检查,排查整治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和相关配件产品以及非法改装问题,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66人次,联合分局排查电动自行车销售及维修场所 109 家次。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握紧群众安全保障。一是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派出检查组91组次、182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0余家次,发现隐患62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指令书》50份。二是深入开展燃气领域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燃气领域特种设备使用(充装)单位9家次,压力容器13个,压力管道800米,气瓶420只,共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发现安全隐患3条整改项目3条。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强化食品生产监管,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求。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主体120余家次,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98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7份。二是强化食品流通监管。大力开展重点食品综合整治和流通环节集中治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950余人次,检查食品流通企业2360余户次,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3250余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30份。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2024年完成监督抽检975批次,完成率达100%,合格率96.4%,组织快检4762批次,完成率为100.59%,阳性率7.23%。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电子显示屏发布抽检信息15期,依法办结不合格食品案件21起,公开销毁糕点、粉面等不合格食品80公斤。
加强药械安全监管,确保群众用药安全。一是深入推进药品巩固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零售药店150余家次,医疗机构60余家次,村级卫生室、个体诊所等80余家次,检查疾控机构2家次,接种单位40余家次。二是开展医疗器械日常监督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医疗机构60余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10余家次。三是强化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和抽检。今年以来,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452例,器械不良反应上报数量254例,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81例,已全面超额完成全年不良反应上报任务。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守质量安全底线。一是深入开展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燃气用品和消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烟花爆竹专项整治等行动。开展化肥、腻子粉、消防器材、砂石、食品相关产品专项抽检36批次。其中化肥产品29个批次,合格24个批次,合格率83%;腻子粉产品2个批次,合格2个批次,合格率100%;砂石产品4个批次,合格2个批次,合格率50%;食品相关产品1个批次,合格1个批次,合格率100%;排查烟花销售企业105家,排查问题隐患7个,整改到位7个。二是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通过“日常监管”“集中专项整治”“多部门联动协作”“明查+暗访”“回头看”检查等多种方式,持续纵深对辖区电动自行车经营门店、修理店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检查,排查整治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和相关配件产品以及非法改装问题,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66人次,联合分局排查电动自行车销售及维修场所 109 家次。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握紧群众安全保障。一是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派出检查组91组次、182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0余家次,发现隐患62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指令书》50份。二是深入开展燃气领域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燃气领域特种设备使用(充装)单位9家次,压力容器13个,压力管道800米,气瓶420只,共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发现安全隐患3条整改项目3条。
(六)化解矛盾纠纷,聚焦民生关切
一是积极化解消费投诉纠纷,依托全国12315投诉举报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畅通渠道,严厉打击线上线下销售侵权假冒商品、虚假广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全力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案件766件,其中,投诉569件,调解成功率为61.5%,投诉按时办结率为100%;举报197件,举报按时核查率为100%,全部依法进行了处理。二是积极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咨询服务暨假劣商品销毁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台、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受理投诉举报和咨询解答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消费维权、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解答消费者在消费维权方面的疑问。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份,咨询解答问题100余个,现场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对此前收缴的连花清瘟颗粒、蓝月亮洗衣液、电动车等4200余件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集中销毁,向社会展示市场监管部门净化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行为的成果。
(七)营造宣传氛围,落实普法责任
积极开展市场监管普法宣传。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利用形式多样的媒体宣传方式,经常性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的宣传教育。以“3.15”、食品安全周、药品宣传月、安全生产月、12.4宪法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采取标语、条幅、电子屏、上街集中宣传咨询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集中普法宣传活动4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400余人次。
(八)推进政务公开,拓宽信息渠道
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通过“弋阳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确保监管执法、投诉举报、检验检测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及时公开,确保信息完整、依据准确、录入及时、公开规范,方便了企业经营、群众办事、公众查询和消费者维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基层法治基础不扎实、能力不适应,监管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二是法治学习方式单一,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普法宣传教育落实还不到位。三是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纠纷解决等机制等工作上还有薄弱环节,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执法人员在法制知识学习方面不全面,重实体法,轻程序法。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规范。
三、下步主要工作安排
2025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市场监管主责主业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确保市场和谐稳定发展。
(一)在法治思维能力上再深入
一是紧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尊法,积极开展专题学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讲话、市场监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依托各培训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法律知识培训、业务培训和执法技能培训作为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执法监管力度上再突破
一是全面推进柔性执法建设,继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升执法人员政治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办案能力,促进公开公正文明执法。二是加大专项检查、联合检查、案件查办力度,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依法履职尽责,建设更加和谐稳定的市场,彰显法治市场监管价值。
(三)在普法宣传力度上再强化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线上线下指导为抓手,将普法融合于监管执法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以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督促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性,以法治化市场监管助力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弋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