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分场、镇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确保打赢脱贫攻坚工作翻身战,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坚持目标导向、精准开展、聚焦整改
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问题为导向,在立行立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巩固和深化整改成效。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十大扶贫工程”实施力度,举镇机关、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三方合力,做到 “六个精准”,确保已脱贫1098 人不返贫,实现2019年221 人稳定脱贫。
二、2019年脱贫攻坚战主要任务
按照“脱贫是底线、致富是目标”的要求,处理好输血与造血、脱贫与致富、精准脱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聚焦贫困人口,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实行动态跟踪帮扶,确保稳定脱贫。重点在于打好四大攻坚战。
(一)全力打好产业就业脱贫攻坚战。围绕“户户有增收门路”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和转移就业。一是抓好农业产业。以水稻、雷竹种养为重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二是抓好生态产业。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加大植树造林力度,让荒坡荒山变为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贫困户既得到生态补偿效益,又获得转为护林员的劳务收益。三是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秀美乡村建设点以及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通过农旅一体、文旅一体助推农民增收脱贫。四是抓好劳动就业。加大对现有的341人的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发挥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的作用;加强劳务信息服务,引导和鼓励更多贫困群众进城务工和外出打工。五是抓好特色产业。围绕雷竹、小萝卜、蔓荆子等特色品种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六是要抓好金融助推脱贫工作。用好小额信贷政策,坚持资金跟着贫困户走,做好资金跟踪服务工作,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二)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大力实施“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9年年底,修好三条公路,彻底改善沙湾、瑶上、徐门、浪湾、店上等村村民出行条件,农户饮用水得到解决,用电质量安全可靠,村村通宽带、通讯信号全覆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妥善处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设施得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三)全力打好危房改造攻坚战。由镇村建所牵头,会同扶贫办、工作队、扶贫干部及村两委对421户贫困户住房条件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出住旧房的贫困户,进行第三方鉴定,对危房户进行维修或重建,至2019年10月底前,全面消除危房户。
(四)全力打好公共服务提升攻坚战。一是实施医疗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加大医疗政策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家庭医生等帮扶力度,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二是实施教育公共服务提升项目。提高贫困村群众接受义务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实施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提高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标准。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抓好易地教育扶贫工作,让贫困学生都读得起书,防止已脱贫户因学返贫。三是实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妥善服务安置好49户85人社会兜底对象,并将因灾返贫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双线合一”,提高对贫困群众的补助标准。四是实施贫困人口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让贫困人口克服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待心理,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单纯依靠苦力吃饭为靠技能吃饭。五是实施文化提升工程。保护好传统村庄,大力挖掘整理地方特色文化,修建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增添贫困村庄的文化内涵,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建立文化自信。
三、创新工作模式
按照“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造福群众”的要求,开展好四项行动,发挥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对象识别真、致贫原因明、帮扶措施准、工作作风实、整体推进快、督促考核严。
(一)开展大调研行动。“十大扶贫工程”站所负责人会同扶贫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以召开村民大会、村组长会、村级班子会等形式,逐户走访收集各村(分场)及贫困户基本情况和发展意见,认真分析各村(分场)及贫困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准贫困原因、脱贫路径、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挖掘优势潜力,紧扣攻坚任务和资金规模,着重从解决区域住“两不愁三保障”、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区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居民从业增收渠道狭窄等关键问题入手,思考如何帮扶的问题。
(二)开展大规划行动。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帮扶村和贫困户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出规划,制定各村工作方案,由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初审,经镇党委、镇政府组织评审后,以镇政府正式文件下发至各村(分场)及所有帮扶干部。
(三)开展大实施行动。围绕脱贫规划,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限。积极争取发改、交通、水利、林业、扶贫、住建、农业等相关部门在规划审查、项目编报及实施上予以支持,合资公司或合作社在资金拨付上要及时,各项扶贫政策要落实到位。
(四)开展大督查行动。根据各村的工作方案,对帮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一是检查到位情况。重点检查措施是否到位,人员是否到位,政策是否到位,资金是否到位,组织宣传群众是否到位。二是检查工作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大规划行动,是否编制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三是检查帮扶效果。重点检查脱贫规划是否顺利推进,资金管理是否规范,群众对帮扶工作是否满意,帮扶成效是否突出,当年的脱贫任务是否完成。对发现的问题,要适时召开调度会,有针对性地约谈,督促其整改。
四、健全工作机制
(一)帮扶工作制度。进一步压实镇包干领导、第一书记、村支书和村主任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帮扶干部每月最少一次要到贫困户家中开展扶贫工作。
(二)学习培训制度。由镇扶贫办会同县级扶贫部门,分别就扶贫脱贫系列政策、实施方案编制、主要措施等内容,每月对帮扶干部进行培训至少一次,工作队每周召开例会,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视具体情况开展阶段性培训。
(三)公告公示制度。推行参与式扶贫模式,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各村(分场)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特别是资金管理情况和重大决策必须全程进行公告公示,确保群众和社会知情权,做到阳光扶贫、公正扶贫。
(四)信息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制度,由镇扶贫办每月20日前对上月各村(分场)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主要通报工作进展、好的做法、存在问题、贫困监测数据、督查情况等。
(五)考核奖惩制度。每年年底对各村(分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考核,主要考核贫困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收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年度计划执行、公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特别明显或对脱贫攻坚有突出贡献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或优先提拔任用;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未完成目标任务,或有其他严重影响“攻坚决战”成效过失行为的,要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有关条款严肃追究责任。
各村、分场、镇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确保打赢脱贫攻坚工作翻身战,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坚持目标导向、精准开展、聚焦整改
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问题为导向,在立行立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巩固和深化整改成效。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十大扶贫工程”实施力度,举镇机关、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三方合力,做到 “六个精准”,确保已脱贫1098 人不返贫,实现2019年221 人稳定脱贫。 二、2019年脱贫攻坚战主要任务
按照“脱贫是底线、致富是目标”的要求,处理好输血与造血、脱贫与致富、精准脱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聚焦贫困人口,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实行动态跟踪帮扶,确保稳定脱贫。重点在于打好四大攻坚战。
(一)全力打好产业就业脱贫攻坚战。围绕“户户有增收门路”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和转移就业。一是抓好农业产业。以水稻、雷竹种养为重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二是抓好生态产业。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加大植树造林力度,让荒坡荒山变为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贫困户既得到生态补偿效益,又获得转为护林员的劳务收益。三是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秀美乡村建设点以及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通过农旅一体、文旅一体助推农民增收脱贫。四是抓好劳动就业。加大对现有的341人的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发挥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的作用;加强劳务信息服务,引导和鼓励更多贫困群众进城务工和外出打工。五是抓好特色产业。围绕雷竹、小萝卜、蔓荆子等特色品种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六是要抓好金融助推脱贫工作。用好小额信贷政策,坚持资金跟着贫困户走,做好资金跟踪服务工作,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二)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大力实施“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9年年底,修好三条公路,彻底改善沙湾、瑶上、徐门、浪湾、店上等村村民出行条件,农户饮用水得到解决,用电质量安全可靠,村村通宽带、通讯信号全覆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妥善处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设施得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三)全力打好危房改造攻坚战。由镇村建所牵头,会同扶贫办、工作队、扶贫干部及村两委对421户贫困户住房条件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出住旧房的贫困户,进行第三方鉴定,对危房户进行维修或重建,至2019年10月底前,全面消除危房户。
(四)全力打好公共服务提升攻坚战。一是实施医疗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加大医疗政策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家庭医生等帮扶力度,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二是实施教育公共服务提升项目。提高贫困村群众接受义务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实施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提高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标准。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抓好易地教育扶贫工作,让贫困学生都读得起书,防止已脱贫户因学返贫。三是实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妥善服务安置好49户85人社会兜底对象,并将因灾返贫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双线合一”,提高对贫困群众的补助标准。四是实施贫困人口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让贫困人口克服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待心理,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单纯依靠苦力吃饭为靠技能吃饭。五是实施文化提升工程。保护好传统村庄,大力挖掘整理地方特色文化,修建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增添贫困村庄的文化内涵,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建立文化自信。
三、创新工作模式
按照“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造福群众”的要求,开展好四项行动,发挥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对象识别真、致贫原因明、帮扶措施准、工作作风实、整体推进快、督促考核严。
(一)开展大调研行动。“十大扶贫工程”站所负责人会同扶贫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以召开村民大会、村组长会、村级班子会等形式,逐户走访收集各村(分场)及贫困户基本情况和发展意见,认真分析各村(分场)及贫困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准贫困原因、脱贫路径、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挖掘优势潜力,紧扣攻坚任务和资金规模,着重从解决区域住“两不愁三保障”、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区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居民从业增收渠道狭窄等关键问题入手,思考如何帮扶的问题。
(二)开展大规划行动。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帮扶村和贫困户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出规划,制定各村工作方案,由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初审,经镇党委、镇政府组织评审后,以镇政府正式文件下发至各村(分场)及所有帮扶干部。
(三)开展大实施行动。围绕脱贫规划,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限。积极争取发改、交通、水利、林业、扶贫、住建、农业等相关部门在规划审查、项目编报及实施上予以支持,合资公司或合作社在资金拨付上要及时,各项扶贫政策要落实到位。
(四)开展大督查行动。根据各村的工作方案,对帮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一是检查到位情况。重点检查措施是否到位,人员是否到位,政策是否到位,资金是否到位,组织宣传群众是否到位。二是检查工作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大规划行动,是否编制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三是检查帮扶效果。重点检查脱贫规划是否顺利推进,资金管理是否规范,群众对帮扶工作是否满意,帮扶成效是否突出,当年的脱贫任务是否完成。对发现的问题,要适时召开调度会,有针对性地约谈,督促其整改。
四、健全工作机制
(一)帮扶工作制度。进一步压实镇包干领导、第一书记、村支书和村主任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帮扶干部每月最少一次要到贫困户家中开展扶贫工作。
(二)学习培训制度。由镇扶贫办会同县级扶贫部门,分别就扶贫脱贫系列政策、实施方案编制、主要措施等内容,每月对帮扶干部进行培训至少一次,工作队每周召开例会,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视具体情况开展阶段性培训。
(三)公告公示制度。推行参与式扶贫模式,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各村(分场)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特别是资金管理情况和重大决策必须全程进行公告公示,确保群众和社会知情权,做到阳光扶贫、公正扶贫。
(四)信息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制度,由镇扶贫办每月20日前对上月各村(分场)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主要通报工作进展、好的做法、存在问题、贫困监测数据、督查情况等。
(五)考核奖惩制度。每年年底对各村(分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考核,主要考核贫困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收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年度计划执行、公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特别明显或对脱贫攻坚有突出贡献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或优先提拔任用;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未完成目标任务,或有其他严重影响“攻坚决战”成效过失行为的,要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有关条款严肃追究责任。